印尼“霍比特人”可能源自非洲而非爪哇
日期:2017-10-08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2003年,科研人员在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岛上发现了一种古人类的化石,后称为“弗洛勒斯人”。分析显示,他们身材矮小,成人身高也只有110厘米左右,因此又被称为“霍比特人”。他们在弗洛勒斯岛上的生活痕迹持续到约5.4万年前,但对于他们从哪里来,科学界还没有定论。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和国际同行在新一期英国《人类进化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弗洛勒斯人骨骼化石进行了仔细分析,与过去相关研究集中关注头骨和下颚骨相比,新研究使用了还包含臂骨、肩骨、腿骨等部位的133个数据点。
这项研究的结论是,弗洛勒斯人不像过去一些研究认为的那样由爪哇岛的直立人进化而来,而更可能是非洲能人的近亲。能人是曾生活在非洲的一种古人类,有研究认为其生活时代在210万年前到150万年前之间。
参与研究的黛比·阿格博士举例说,弗洛勒斯人的下颚结构比爪哇岛的直立人更为原始,如果说前者是后者进化而来,则从逻辑上无法解释这种倒退。
数据分析显示,在人类进化树上,弗洛勒斯人这一支可能在175万年前出现在非洲,这说明他们跟那个时候生活在非洲的能人可能是近亲。
现在地球上人类的学名是智人,对于弗洛勒斯人与智人的关系,研究人员说,可以接近100%地确定弗洛勒斯人并非畸形的智人。
相关文章:
- [考古发现]禾本科黍亚科植物小穗植硅体形态分类及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 [考古发现]回顾与思考: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人类技术演化历史及其气候环境背景
- [考古发现]中蒙联合发布考察燕然山铭成果
- [考古发现]夏河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选2019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 [考古发现]湖北荆州胡家草场西汉墓出土大批简牍
- [考古发现]江西考古发现东吴周氏士族墓园
- [考古发现]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形成过程研究取得进展
- [考古发现]国家文物局发布四项“考古中国”丝绸之路考古重大成果之三: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
- [考古发现]四川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展开冶铁实验考古 看两千年前古人如何炼铁
- [考古发现]隋唐早期安徽欧盘窑址陶工的生活史
相关推荐:
- [考古发现]禾本科黍亚科植物小穗植硅体形态分类及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 [考古发现]回顾与思考: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人类技术演化历史及其气候环境背景
- [考古发现]中蒙联合发布考察燕然山铭成果
- [考古发现]夏河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选2019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 [考古发现]湖北荆州胡家草场西汉墓出土大批简牍
- [考古发现]江西考古发现东吴周氏士族墓园
- [考古发现]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形成过程研究取得进展
- [考古发现]国家文物局发布四项“考古中国”丝绸之路考古重大成果之三: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
- [考古发现]四川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展开冶铁实验考古 看两千年前古人如何炼铁
- [考古发现]隋唐早期安徽欧盘窑址陶工的生活史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