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秘闻 > 生活得有仪式感!看看古人连洗个手都这么正式!

生活得有仪式感!看看古人连洗个手都这么正式!

日期:2023-06-02 编辑:小智 来源:网络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学习历史,但其实历史的领域非常广阔,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今天我为大家整理的是关于生活得有仪式感!看看古人连洗个手都这么正式!这一历史内容的详细介绍。

洗手在今天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日常琐事一桩。

在古代,洗手是很有仪式感的事情,是不能随随便便的。

《礼记》记载:“鸡初鸣,咸盥[guàn] 漱。”

意思是,公鸡第一次打鸣的时候,开始起床洗漱。

“盥”最初的含义就是洗手,并没有洗脸的意思。

image.png

《论衡》解释说:“盥去手垢。”

“盥”是个象形字,表示以流水洗手,为了不造成浪费,下面放着接水的器皿。

这种器皿为青铜“匜[yí] ”。

根据考古学家考证,大约在两千五百年前,古人就以流水洗手,以避免双手交叉污染。

盥洗后来泛指洗脸、洗手、漱口、刷牙等,古人饭前饭后洗漱的时候,很注重礼仪,需要行沃盥礼。

《礼记》记载:年幼的捧着盆,年长者负责倒水,请客人洗漱,洗漱毕,递给客人毛巾擦拭,这种传统礼仪在战国以后逐渐被废弃。

《管子》记载:“少者之事,夜寐早作。摄衣共盥,先生乃作,沃盥彻盥。”

弟子需要做的是,在师父还没有起床前,准备好洗漱的用具,师父起床后,弟子给师父倒水洗手,而后将洗具刷干净。

《庄子》记载:

魏国人阳子居到梁城遇到老子,打算向老子求教,老子叹息说:“开始的时候,我还认为你是可教之人,现在看来,你是个不可教诲的人啊!”

阳子居不说话,在老子家门口,端着木梳、篦子、毛巾等梳妆洗漱的用品,脱掉鞋子放在门外,跪着向前行走,表达对老子的尊重。

由此可见,洗漱的浓重礼仪感,表达敬重之意。

《资治通鉴》记载:唐宣宗“得大臣章疏,必焚香盥手而读之。”

唐宣宗李忱勤于政事,对大臣非常尊重,每次阅读奏章之前,都要焚香洗手。

在古人看来,洗手过于随便,是不能容忍的失礼行为。

《左传》记载:

晋国公子重耳路过秦国的时候,秦穆公看好他,于是就把包括自己的女儿怀嬴在内的五个女子赏赐给重耳做姬妾。

怀嬴给重耳端着盥洗的器具,重耳洗完手,习惯性甩了甩手,有水滴溅落在怀嬴的身上,怀嬴大怒说:“秦国、晋国同为大国,你为何如此轻视我?”

公子重耳十分畏惧,赶紧脱去上衣,像囚徒一样,向怀嬴表示谢罪。

从这次洗手小事上,足可见姬重耳为人小心谨慎,最终获得秦国的帮助,回国继承了国君之位,即春秋五霸之首——晋文公。

关于生活得有仪式感!看看古人连洗个手都这么正式!内容就是这些了,是否有帮助到你呢,如果觉得还不错的话,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古宫历史网,之后我们会一直为大家带来更多有趣精彩的历史相关内容,不要错过哦。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5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