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唐玄宗在位时期为何会发生安史之乱?原因是什么

唐玄宗在位时期为何会发生安史之乱?原因是什么

日期:2023-06-02 编辑:小智 来源:网络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学习历史,但其实历史的领域非常广阔,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今天我为大家整理的是关于唐玄宗在位时期为何会发生安史之乱?原因是什么这一历史内容的详细介绍。

唐玄宗在位时期为何会发生安史之乱?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皇帝,将自己的一手好牌打烂了,如果不是枉杀功臣武将的话,那么历史都有可能改变。

唐玄宗也是这样的人,要不是他的愚蠢杀害了自己的大将,那么安史之乱可能就不会发生,即使会发生,也会很快被镇压下去。

那么,昏庸无道的唐玄宗到底了杀了哪些人导致安史之乱打了八年之久呢?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自毁长城”,典故出自《宋书》:“(檀)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

太祖寝疾累年,屡经危殆,彭城王义康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可复制。……于是收道济及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司徒从事中郎粲、太子舍人隰、征北主簿承伯、秘书郎遵等八人,并于廷尉伏诛。又收司空参军薛彤,付建康伏法。

又遣尚书库部郎顾仲文、建武将军茅亨至寻阳,收道济子夷、邕、演及司空参军高进之,诛之。薛彤、进之并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以比张飞、关羽。

初,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邕子孺乃被宥,世祖世,为奉朝请。”檀道济是刘宋时期很有名气的大将,但是皇帝担心他会利用自己的军队造反,就将他的一家大小和手下的心腹全部杀了,而刘宋很快也就灭亡了。

第一个被枉杀的大将:王忠嗣

王忠嗣是唐玄宗的干儿子,在其一生中,大破奚、契丹联军,降服契丹三十六部,大破吐蕃,战功昭著,是唐玄宗时期的第一猛将。

他手下猛将如云,有强兵30万,要是他造反的话,比安禄山要更加厉害。

不过王忠嗣一生效忠朝廷和唐玄宗,但是最后却死得不明不白,好端端的一个人无病无灾就暴毙了,这里面到底隐藏了多少阴谋,恐怕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了。

南宋学者张预在评价这件事情的时候说:“孙子曰:‘进不求名。’忠嗣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又曰:‘退不避罪。’忠嗣不忍以万人命易一官。又曰:“城有所不攻。”忠嗣谓石堡城得之不足制敌,失之未害于国是也。”

第二个被枉杀的大将:高仙芝

高仙芝也是唐玄宗时期的著名将领,其带领军队,征讨小勃律国的壮举,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远征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然而在安史之乱刚刚开始的时候,高仙芝为了避开安禄山的锋芒,退守潼关之内,却被唐玄宗以“畏敌罪”杀了,可谓是千古奇冤!

第三个被枉杀的大将:封常清

封常清最开始是作为高仙芝的副手成长为著名的将领的,甚至成为了与高仙芝齐名的人,当时合称其为“帝国双壁”。

与高仙芝一样,在跟安禄山作战的过程中,也被唐玄宗找借口杀死了。

第四个被枉杀的大将:哥舒翰

哥舒翰的王忠嗣手下的大将,但是由于嗜酒如命,在讨伐吐蕃的战争之后,就被革职了。

随着高仙芝和封常清被唐玄宗所杀,唐军已无将领能够带兵打仗了。

哥舒翰临危受命,但是他在到达前线之后采取了同前任相同的策略,这让唐玄宗的面子上很过不去,于是故技重施,再次将屠刀举向了哥舒翰。

就这样,唐王朝失去了最后一个能够打仗的人,安禄山的叛军从此就入无人之境一样,长驱直入,最后杀向了长安城。

上面的这四个将领要是不被唐玄宗杀死的话,那么安禄山是绝对打不进潼关的,自己也不用举家逃亡四川了,而杨玉环也不用吊死在马嵬坡了。

正如《旧唐书》所写的那样:“大盗作梗,禄山乱常,词虽欲诛国忠,志则谋危社稷。于时承平日久,金革道消,封常清、高仙芝相次率不教之兵,募市人之众,以抗凶寇,失律丧师。

哥舒翰废疾于家,起专兵柄,二十万众拒贼关门,军中之务不亲,委任又非其所。

及遇羯贼,旋致败亡,天子以之播迁,自身以之拘执,此皆命帅而不得其人也。”唐玄宗的种种作为,似乎不是在为自己赎罪,反而是在成全安禄山。大家说是这样的么?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唐玄宗在位时期为何会发生安史之乱?原因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如果你想要钻研更多的历史相关内容,我们推荐你关注古宫历史网。在上面你可以找到详尽的历史知识和有趣的历史故事,让你更好地理解过去,开阔视野,以及深化你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5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