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李白与王维关系揭秘:为什么说他们老死不相往来

李白与王维关系揭秘:为什么说他们老死不相往来

日期:2023-08-22 编辑:小智 来源:网络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李白与王维关系揭秘:为什么说他们老死不相往来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

李白与王维关系揭秘:为什么说他们老死不相往来

李白与王维关系揭秘:为什么说他们老死不相往来

李白和王维:天壤之别的诗人

李白和王维是唐朝时期两位备受瞩目的诗人,然而他们却没有太多交集,甚至可以说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给大家讲讲这背后的故事,想了解的话就不要错过啦。

王维出生于显赫的太原王氏家族,可以说他的家庭背景非常优越。用今天的话来说,他的爷爷就是唐朝音乐的领军人物。而他的母亲则出身于另一个望族博陵崔氏,父亲是汾州的司马。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王维明明可以依仗家世来过上富足的生活,却选择了凭借自己的颜值和才华来闯荡文坛。他的优越的先天条件加上出色的个人素质,让他早早就在长安文艺圈中打响了名号。后来,王维又凭借科举考试一举成为状元,也算是不辱门楣。

与王维同一年出生的李白则生活在一个商人家庭。按照大唐的例律,商人子弟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然而,从李白的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于理想和抱负。虽然他无法选择士大夫们所追求的科举之路,但他仍然可以“平交王侯,而一匡天下,立抵卿相”。李白立志要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关注,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才华来做出一番事业,完成自己的追求。

正是因为王维和李白的成长背景和追求目标的不同,导致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完全不同的走向。王维依仗着家族的名望和自身的才华,早早就在文艺圈中崭露头角,被誉为诗坛翘楚。而李白虽然在家庭条件上并不如王维,但凭借着他的才华和对理想的追求,也成为了备受瞩目的诗人之一。

然而尽管他们都是当时备受推崇的诗人,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可能是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社会阶层,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追求有所不同,以至于没有产生太多的交集和互动。无论是李白还是王维,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于后世的文化传承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那一时期,李白广交权贵,来往的都是玉真公主、张说父子、崔氏家族等有话语权的人。而此时的王维正因为爱妻去世和仕途失意的双重打击,在长安城过着避世而居的日子。以李白那时期的交友特点来看,自然是不会主动去问寻一个无官无名之人的。

后来在玉真公主等人的举荐下,李白奉旨入京。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足见其乐观与自信。唐玄宗一向惜才,大手一挥,直接给了二入长安的李白国宾级待遇,“救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权利和富贵的表象足够让李白的自信与自负得到满足。

与李白相比,此时的王维早已人微言轻,甚至已经不具备参加一些宫廷聚会的资格,身份和地位的差距已是二人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

从政治地位来看,似乎李白早已通过“平交王侯”而得以一匡天下,对貌似赢在起跑线的王维进行了碾压式反击。但王维也许并不这么认为。

翰林待召是个什么职位?据《唐会要》记载,李白的翰林待召就是在翰林“但假其名,而无所职”,说白了,就是陪在皇帝身边,要你写诗你就写诗的高级临时工。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欲加之名,也是一样。

再来看王维这边,右拾遗兼监察御史,虽是八品末流小官,但却是传统官僚系统里的官职,相较于“翰林待召”这个为取悦皇帝,专门想出的临时官职名称,显然王维的官职是被官方承认的。

除了官职的认可度,在官职的重要性上,王维也可以和李白说道说道。右拾遗掌管讽谏,虽然人微言轻,但也有参与军事讨论的资格,同时也不负所学,能进言纳谏。而李白虽热衷国事,却只能在官名之下当个盛世摆设,整日饮酒作乐,“自称臣是酒中仙”。

也许王维的官职看起来没有李白风光,但是对于他来说,对于传统的士大夫来说,能在盛世之中,尽到本职之责,也当是人生价值的追求。对于李白,能够凭借才华,冲破传统的官宦道路,不可谓不是唐朝时期思想包容开放之功,但李白的官职并未得到当时士大夫的高看,也不得不说,是时代的限制。

王维的佛系完完全全体现在了他的诗歌中,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本来就信奉佛教,就连名字都与佛教渊源颇深。王维,字摩诘,合起来就是维摩诘,维摩诘是佛教里一个菩萨的名字,所以王维不只是诗佛,他是真的信佛。

后来失意之时,王维更加阪依佛教,逐渐不问世事,没有了年少时的锋芒和雄心抱负,而是多了深沉和沉淀,往日的车马华轩不过过眼云烟,寄情田园美景,亦是人生选择。直到终老,王维的内心深处都向往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后来爱妻去世,王维更加看淡了官宦浮沉,心中虽也有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抱负,但终归是抵不过“犹胜黄雀争上下,唧唧苍空复若何”的空无思想。

而李白却一生都追寻着道教。但前期李白却并非虔诚的道教徒。只是因为唐玄宗后期极度迷恋能够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信仰老庄之道。

并且李白深受庄子和屈原的影响,嫉恶如仇,爱恨分明,加之李白本身性格就狂放张扬,免不了愤世嫉俗,在诗中一抒心中不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本文涵盖了关于李白与王维关系揭秘:为什么说他们老死不相往来的所有内容,希望能够为读者们提供有关该主题的全面了解。如果您对历史人物及历史相关知识感兴趣,我们强烈建议您关注我们的古宫历史网,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包括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历史文化等等。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5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