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名气不大,凭什么入选唐宋八大家?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曾巩名气不大,凭什么入选唐宋八大家?这一内容。
曾巩名气不大,凭什么入选唐宋八大家?
曾巩字子固,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出生在江西省南丰县,家族在北宋朝中享有盛名。曾巩自幼聪明过人,记忆力超群,能够背诵吟咏诗书。在十二岁时,他已经开始写作。
1057年曾巩参加了进士考试并且成功通过,获得了进士及第的头衔。他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因为他精通律法并且能够合理地量刑,因此被广泛赞誉。
1069年曾巩被任命为《宋英宗实录》的检讨,不久之后被调到越州担任通判。自此之后,他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地的知州。
1081年曾巩凭借着他在史学方面的才华被委任为史官修撰,管理编修院,并且兼任太常寺的判官和礼仪事务。1083年,他在南京市的江宁府去世,追谥为“文定”。
曾巩以廉洁奉公、勤于政务以及关心民生疾苦而闻名。他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和曾敦并称为“南丰七曾”。曾巩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作品被描述为“古雅、平正、冲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被世人尊称为“南丰先生”。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事实上,由于我们学唐宋八大家的东西大多来源于小学初中,教育部选的更多的是欧阳修、苏轼他们的,而且要求全文背诵。我印象里曾巩的文章就选了一篇《墨池记》,还只是要求熟读全文的。
比如秦观就说:“人才各有分限,杜子美诗冠古今,而无韵者殆不可读,曾子固以文名天下,而有韵者辄不工,此未易以理推之也。”
曾巩文章冠绝天下,这是没问题的。至于说曾巩的诗写的不工整,毕竟评价的人是秦观,写诗词看谁都是渣渣。那么,曾巩的诗写的怎么样呢?
那么,曾巩的文章究竟好在哪呢?我们还是以墨池记》为例:“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与苏轼不同的是,苏轼写东西喜欢对景色进行那种大气磅礴的描写,这地方风景秀丽,大雾横江,水波接天……但是曾巩写墨池是想干嘛呢?原来是在临川这个地方,有个叫王君的教书先生,想让曾巩写篇东西,鼓励一下当地的读书人。所以曾巩在写的时候,居然一个字的废话都没: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在于:这是一篇完美的公文。我们在生活中,学生对老师、下级对上级、领导对公众……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我们最常见的东西,但平中出奇,并不容易,而曾巩的文章,清一色是这个特点。
这么说吧,如果你读苏轼的文章,感觉像是在看林志玲,美则美矣,但不是你老婆。而曾巩文章则是:你读了就知道,他真的是你最好的合作伙伴,有一说一,非常稳。毕竟在我们生活中,不管做什么,靠谱的人总是最可爱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历史上的唐宋八大家实际是“唐宋散文八大家”,旨在散文上贡献巨大。他们八人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
所以,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当时和后世的文坛带来深远的影响。
北宋嘉祐元年,苏轼应试文章本为第一,因欧阳修坚信其为自己的学生曾巩而作,为避嫌故擢为第二,由此可见曾巩的文章可与苏轼比肩,此为其一。
其二,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文风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平实质朴,温厚典雅,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王安石说:“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苏轼认为:“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朱熹也推崇他“予读曾氏书,未尝不掩卷废书而叹,何世之知公浅也。”
其三,曾巩十分重视兴教劝学,培养人才。在抚州居所侧建有“兴鲁书院”,并亲自定学规、执教席,推动抚州学风。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说了唐宋八大家实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曾巩的一生,成就很多。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上,尤为突出。他积极参与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
曾巩散文内容广泛,义理精深,节奏舒缓,感情醇厚,气质内潜;主题明确,说理有条不紊;精于炼句,语言净洁,尤善用排比句、对偶句。《宋史·曾巩传》称他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又称其文“纡除而不烦,简奥而不悔,卓然自成一家”。
以上是本文关于曾巩名气不大,凭什么入选唐宋八大家?的所有内容了。如果你对历史人物感兴趣,还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历史相关内容的话,我们强烈推荐你关注我们古宫历史网。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