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没有杀秦王子婴?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过历史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刘邦为什么没有杀秦王子婴?的相关内容。
刘邦为什么没有杀秦王子婴?
《刘邦入关咸阳,秦国霸业之路所伴杀戮引发六国血债血偿之战》
在刘邦成为未来的秦地之王之后,他进入咸阳并开始考虑停止军事行动,心情颇为舒畅。然而,聪明的张良意识到这一举动不妥,并立即找到坦率直言的樊哙向刘邦进谏。明智且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刘邦接受了建议,立即开始封存咸阳府库,限制部下,并率领全军撤离咸阳,回师霸上。
刘邦还召集秦地的长者制定了“约法三章”,以告诫秦地的人民:“杀人者必须受死刑,伤人和抢劫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在子婴投降之后,秦人战战兢兢地等待着未知的命运。秦国的霸业发展之路上充斥着无数的杀戮。公元前293年,白起打败韩魏联军,造成24万人阵亡;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中,赵国被白起屠杀,降卒达到40万等等。这些大战使得关东六国与秦国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现在当六国的人们成为刀下的鱼肉时,他们岂能不要求秦人偿还鲜血债务?
子婴投降后,秦人战战兢兢地等待着未知的命运。秦国扫六合的霸业之路都伴随着杀戮:公元前293年,韩魏联军被白起打败,阵亡人数24万;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赵国被白起坑杀40万降卒等等之类的大战使得关东六国与秦人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入关之六国之人岂不是要秦人血债血偿?
刘邦的对秦政策打消了秦人的顾虑。因已有怀王之约在先,换言之,在刘邦入关的那一刹那,他就是理论上的共主。
关中之地乃秦国龙兴之地,经过历代秦王数百年的经营,有着完善的制度基础与良好的经济基础。且关中地区易守难攻,出则攻,入可守,战国时代六国云集百万大军也无法染指关中,是问鼎中原绝佳的战略基地,刘邦肯定不会大肆破坏。
现如今秦人人心惶惶,刘邦入关后的政策很好的安抚了秦人,赢得了民心。秦人看到刘邦的军队,宛如“文明之师”,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
遍告秦地的“约法三章”,这一简单易行的战时管理条例既保证了在刘邦退军霸上这一段时期内秦地处于无政府状态时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且替代了原有的秦律,卸去了压在百姓身上的严刑峻法。
“约法三章”是秦地能够免遭兵火战乱袭扰的律法保障,使得秦人在刘邦身上看到了生的希望,秦人“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反观项羽入咸阳后,“屠烧咸阳宫室,所过无不残破。”间接导致秦人倒向刘邦,成为反楚主力。得民心者得天下!
关于刘邦为什么没有杀秦王子婴?的内容就是这些了,古宫历史网致力于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全面的历史资讯和故事。我们的内容不限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喜欢的话就请关注我们吧。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