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馆藏外国文物介绍
故宫博物院庋藏的外国文物有漆器、陶器、瓷器、玻璃器、珐琅器、金属器、织物、绘画、书籍、雕塑、家具、钟表、科技仪器等。这些文物分别产自英国、日本、法国、德国、瑞士、俄罗斯、意大利、奥地利、美国、保加利亚、朝鲜半岛等国家和地区。其来源主要是清宫旧藏,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民间征集或个人捐赠。
外国文物的时代从16世纪至20世纪初不等,以18、19世纪文物居多。其中尤以日本文物数量最丰,种类最多。仅就日本绘画而言,题材有山水、花鸟、人物、佛像等;包括轴、册、扇等多种装裱形式。
铜镀金天文望远镜
铜镀金天文望远镜,19世纪,英国伦敦制造,长160厘米,筒径12厘米,物镜径9.5厘米,目镜径4厘米,目镜孔径1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铜镀金单圆筒折射望远镜,不使用时物镜有盖罩护之,其消色差物镜由2块玻璃透镜组合而成。一块为普通玻璃的凸透镜,中心厚,周边薄,边缘厚0.4厘米,磨制考究,镜身透亮;另一块为火石玻璃的凹透镜,一面平,一面凹,边缘厚1厘米,镜色微黄。
安装物镜时凸透镜在前,凹透镜在后,两块玻璃镜的凸凹面组合在一起严丝合缝,足见其制作工艺之精湛。望远镜尾端伸出一段长37厘米的目镜铜管,通过镜筒右侧的螺栓调节,目镜管可伸缩8厘米,用于观测目标时调节焦距。在目镜铜管处镌英文:NEGRETTL & ZAMBRA LONDON。此外,在镜筒靠近目镜的左上方还附设一架小型望远镜,长25厘米,镜头内附有十字丝,观测目标时呈倒像,用于天文观测,称为“寻星镜”。
此架天文望远镜装于三角形红木架上,架高190厘米,架中有铁轴承依托,内悬一铁质长棍,调节螺栓旋钮镜筒可上、下、左、右升降转动。铁质轴承左侧刻有:“永昌上海HIRSBRUNNER & CO SHANGHAI”,右侧镌英文:“NEGREITL & ZAMBRA LONDON”。
铜镀金滚钟
铜镀金滚钟,直径13厘米。此钟是以钟表本身的重力为动源带动齿轮转动的无发条的机械钟。
整个钟体由外面的钟壳和里面的机芯组成。在钟壳中心部位装有一个固定的小轮,与机芯内的偏心轮相咬合,这是钟表与机芯的唯一接触点。在机芯两夹板的左后方装有一坠砣。当滚钟被放至倾角为10°的坡板上面时,钟壳由于重力作用开始向下滚动,使中心小轮亦随之转动。
而机芯由于坠砣的作用仍继续保持原状,不和钟壳及中心小轮同步运行,这就使机芯内的偏心轮保持了相对静止状态。中心小轮和偏心轮这一动一静之间产生的动源,带动机芯内的齿轮系统运行,从而巧妙地解决了钟表的动力源问题。
坡板长55厘米,滚钟走完这段距离正好24小时,无论滚钟在坡板的什么位置,机芯的状态不变,即表盘上12时和6时的位置总保持垂直方向。钟壳外夹板边缘有细微的小齿,以增加钟体与坡板的磨擦力,保证钟体匀速下滑。
铜镀金牧羊风景羊驮钟
铜镀金牧羊风景羊驮钟,18世纪,通高79厘米,面宽63厘米,厚53厘米。
此钟以牧羊场景为造型。牧童吹着喇叭立于母羊之后,身旁草地上两只羔羊偎在母羊身旁嬉戏,母羊背驮方形钟箱站在大树下,茂密的树枝上栖息鹧鸪一只。钟箱以铜镀金树叶纹作边框,箱此钟造型优美,一派西洋田园牧歌的情调。钟的音乐机械装置在母羊腹中,每逢整点,乐曲响起,鹧鸪抖动翅膀,发出“咕、咕”声,按钟点报时。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十八世纪,英国制造,长159厘米,枪管口径2厘米。枪通体金碧辉煌,枪管铁质,嵌在木槽内,下为木托,枪管下部附通条一根。枪管和木托上均鋄金西洋花蔓草纹,并浮雕各种兵器纹饰,如盾、枪、刀、炮、剑、斧、号等。扳机上嵌一木质军人半身像,其帽钉、腰带、扣袢均饰金。
枪管正中处鋄一行英文:“H.W.MORT IM囗囗.LONDON.MAKER.TO HIS.MAJESTY”,注明了制造者、制造地点,并献给皇帝陛下。枪栓上系羊皮签,上书:“五十八年八月进自来火鸟枪一杆”,字迹虽已模糊,但仍能看清签条上有满、汉、蒙、藏四种文字。这支枪是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率团来华时进献给乾隆皇帝的礼物。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