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红楼梦》里的冷香丸的寓意

《红楼梦》里的冷香丸的寓意(2)

日期:2021-12-16 编辑:风音 来源:网络

其实,读者会做出这样的评价,恰恰就是因为没有看到宝钗看似"反常"的行为背后——这个"巧"字的作用!薛宝钗的性情,非她的主动选择,她有何会一开始就想做那样的女子?

宝钗和宝玉、黛玉甚至湘云他们都不一样。虽然也身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环境里,跟贾府里天生就养尊处优、目无下尘的公侯小姐看上去也没什么差别,但她成长的环境与她们十分地不一样。

正文中写道:"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

这也就是说,宝钗幼年丧父,兄长又不堪其用,所以家中无人可以依仗,宝钗不得不过早的接过家庭的重担,不能再以浪漫女子的诗书琴酒陶冶性情,而是要在世俗经济中迅速成长。变成一个附和世俗的小大人。

这也就恰如宝钗一两年间便凑齐了药一样。宝玉黛玉等在侯门深府中十多年中没见过、没听过的,就是那些花呀雨呀霜呀,还有黄柏,宝钗却早已在一两年间的经济生活中便已尝遍!吃下了许多苦头。最终磨炼出了她的那种心性。冷香丸的形成,就如同她心性的形成。

脂砚斋对此也有评论:"历着炎凉,知着甘苦,虽离别亦自能安,故名曰‘冷香丸’。末用黄柏,更妙!可知“甘苦”二字,不独十二钗,世皆同有者。”

我们做进一步的诠释:“历着炎凉,知着甘苦”的自是薛宝钗。她父亲似乎,她又何尝不是在风霜刀剑中挺过来的。

“虽离别亦自能安“”这么一句话可翻译为: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无晴,就是薛宝钗那份无情了。只是人们只开到了她的无情,没有看到她时刻顶着风雨。

“末用黄柏,更妙!可知“甘苦”二字,不独十二钗,世皆同有者。”此句则更可见曹公立意深远了。他告诉我们这冷香丸不止蕴含着对薛宝钗命运的慨叹,也包含着曹公本人对于众生皆苦的体味,人生在世就是一场修行,且甘苦随行,每一个人都不例外。

冷香丸也就可看作是薛宝钗悲苦人生的象征。薛宝钗打小就美丽动人,却也依然要遭许多罪。

这也就无怪乎在占花名时,作者让宝钗抽到牡丹,暗示她“任是无情也动人”。她的无情里,过藏着她作为一个弱女子的担当,她已经付出很多很多。

但是,作者不忍心看着一个女子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了(这喘不过气就是她的咳喘),于是就化身上帝,发明了冷香丸,让冷香丸成为她悲苦人生的救赎。每当伤痛复发,只要薛宝钗服用一颗,那些痛苦就会荡然无存。

让白、美、香、甜渗入她的肌骨,"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让她忆苦思甜,珍惜当下的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再次细味药方中那春分之日的阳光、白露之日的露水、霜降之日的薄霜、小雪之日的白雪,又能体会到一种顺应自然水到渠成之美,许多事物非人力所能强求的意味。但是,冷香丸的成形,又告诉我们有付出,上天自然会成全你。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5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