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2013年3月3日:国际爱耳日

2013年3月3日:国际爱耳日

日期:2022-03-03 编辑:lg 来源:网络

我们通过耳朵来聆听这个世界的精彩,并通过耳朵来感知和掌控身体的平衡。如果听力受损,那将会错过多少美妙的声音,如果平衡丢失,又该如何活出自信的人生?

今天是国际爱耳日,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关注自己的耳部健康,除了正确戴耳机、正确擤鼻涕,日常生活中还应做好这10件小事。

1、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奎宁及其衍生物等,使用后易发生药物性耳中毒,继而损伤听力。特别是婴幼儿的内耳发育还不完善,易受药物的影响,一定要注意慎用以上药物。

2、有效避免噪音刺激

如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锣鼓声等噪声,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从而引发听力减退。长期在噪声强的环境中工作,应注意佩戴防护耳罩。当突然出现过大噪声时,应及时用手把耳朵堵住,并张大嘴巴。

3、避免不当挖耳

平时不要随便用挖耳勺、小木棒、发夹等挖耳止痒,以防损伤耳道深处的鼓膜,造成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化脓性中耳炎等病变,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若耳道内出现耵聍(耳垢)栓塞,应到医院由专科医生取出。

4、避免耳周受高气压的影响

如游泳、跳水时,注意不要让耳朵先接触水面;更不能用手掌击人的耳部。如果耳朵突然嗡嗡作响,而且有针扎似的疼痛,大多是因为耳周气压太过强大,穿透了连接中耳腔和鼻咽部的咽鼓管,从而使耳内压力出现异常所致。

5、谨防耳部进水

游泳、洗澡或洗脸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来,或用棉棒轻轻放进去,把水吸出来。

6、积极治疗感冒

感冒会影响咽鼓管(从咽部到中耳腔的管道)的通气程度。另外,感冒时,不当擤鼻涕,也会使鼻涕中的病菌进入中耳腔,易引起中耳炎,导致听力损伤。特别是小孩患上呼吸道感染易诱发中耳炎,一旦患上中耳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留下后遗症。

7、饮食均衡,少吃高脂肪食物

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过高,会造成血管壁的粥样硬化,从而使得内耳血液供应减少,听觉器官营养不良,导致听力减退或突发性耳聋。

8、保持良好心态

情绪波动过大可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的痉挛、收缩,造成内耳血管的血流严重减慢,发生微循环障碍,从而使内耳听神经缺氧,导致突发性耳聋。尤其是老年人如果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神经营养障碍。

9、每天按摩耳朵

可以用双手每天适度按摩耳朵,主要是耳廓、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听会穴等,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这样可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助于保护听力。

10、定期检查耳朵

如果出现耳朵不适感,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不要自己盲目处理。特别是出现因异物入耳而感疼痛、长期耳痛不止、耳鸣及头晕、流脓或出血、突然丧失听觉等,应尽早找专业医生进行治疗。尤其对于突发的一侧耳鸣、耳聋,切不可掉以轻心,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遗憾终身!

耳朵作为人体一个重要的器官,承载了太多。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都可能对它起到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爱护好耳朵,保护好听力,先从这10件小事做起吧!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5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