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是什么文章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是什么文章

日期:2022-03-10 编辑:lg 来源:网络

科举制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项伟大的制度发明,为中华文明的延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科举制为历朝历代选拔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关于科举考试自然也有很多的科目,而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其中的一个备受争议的科目--八股文。

很多人虽然听说过八股文,但真正了解的并不多,所谓的八股文其实是指文章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并且题目均出自四书五经中。不仅如此,还要求后四部分每个部分都要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

八股文早在科举制度最初的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所以八股文在科举制中的分量一直都不小。但随着朝代的更替,科举制的一些考核方式也在慢慢变化,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八股文成了决定朝廷官员的主要考试内容。清朝时期清代科举制度分为四级,分别为童试、乡试、会试,以及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上面的四级考试,前三级的主要内容均是八股文为主的诗词类内容。也就是说以前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现在只需要学习儒家的八股文就可以了。

科举制走到这个地步,可以说是已经完全是走流程的感觉了,按八股文这种考核方式,虽然让科举制的考核过程更加便捷,但明显是不利于人才的发展的。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就多次反对将八股文做为主要考试内容。八股文的种种弊端也成了后世反对科举制和最终废除科举制的重要原因。

自从实行科考后,朝廷招揽了大量的优秀人才。那时的科举制度不仅让社会风气向良性发展,也让国家更加强盛。而八股文却有着严格的格式,不允许考生去创新、思考,只要熟读四书五经就行了。这是一种病态的现象,这时的科举制不仅不会促进学术文化的发展,反而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社会的进步。当西方的炮火打开清朝的大门时,人们才发现自己已经落后到如此的地步了。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