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八大碗介绍
满族八大碗,是满族特有菜种。它由雪菜炒小豆腐、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灼田鸡、小鸡珍蘑粉、年猪烩菜、御府椿鱼、阿玛尊肉等八种菜组成。
历史渊源
《满族旗人祭礼考》记载:宴会则用五鼎、八盏,俗称八大碗,年、节、庆典、迎、送、嫁娶富家多以八大碗宴请,八大碗在当时集中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所有的烹饪手法。其中“阿玛尊肉”俗称努尔哈赤金肉最为代表性,此菜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流传下来的。
《满族简史》记载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后建“堂子”,立竿祭天凡用兵及大事必祭。《竹叶亭杂记》载,祭用必选择其毛纯黑无一杂色者其牲即于神前割之、烹之。
做法特点
八大碗的作法有粗细之分,细八大碗指: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川肉丝、川大丸子、松肉等;粗八大碗有: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常烧鲤鱼等。八大碗往往用于宴客之际,每桌八个人,桌上八道菜,上菜时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看起来爽快,吃起来过瘾,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
故事传说
在我国民间,每逢喜事节日宴宾会客。最是讲究用八仙桌上八大碗,七荤一素。而八仙桌与八大碗的由来,传说与蓬莱八仙有关。
相传八仙过海时无意惹怒龙王,东海龙王便与之交战起来。因两边实力相当而久战难胜,劳累疲惫,退踞海滩稍憩,颇觉腹中空空,饥饿难忍,便分头寻食充饥,哪知一眼望去的海滩薄地,荒无人烟。除曹国舅一人未回,其余个个扫兴而归。
原来曹国舅一人不辞劳苦,远行至内地,忽闻一股奇香扑鼻,不觉垂涎三尺,立即寻香进入凡间一庄上,乔装农家村夫在庄主宅院窥视,只见四方桌上八人围座、诱人的菜肴一个接一个地上。
国舅寻思道:我原乃朝廷国舅,宫廷菜肴我享用得发腻,农家菜肴我未曾见过,何不先让我大饱口福,忽想众仙友腹空我岂可独享,继而采带了七样菜肴,又想起仙姑不食荤,所以又为其独带了—素菜,计八大碗并留言:国舅为众仙借菜八碗,日后定当图报。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