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妙玉为什么会喜欢贾宝玉
《红楼梦》妙玉,原是一个出家之人。她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栊翠庵,常伴青灯古佛旁。然而,阅读《红楼梦》的朋友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红尘之外的女子,竟然对宝玉有所好感。妙玉为什么会喜欢贾宝玉呢?
妙玉对宝玉的好感,在原文中的两个地方,表现得非常明显。
第一:是刘姥姥游大观园。当贾母带领众人来到栊翠庵,妙玉特意将宝钗、黛玉二人叫去喝茶;宝玉见了,也跟了去。
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杏犀斝”。妙玉斟了一斝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
将平日自己所用的茶杯为宝玉倒茶,别说她是出家之人,就是世俗中未出阁的小姐,这样也是轻浮的举动。想来,宝玉之所以用趣话打断,也是因为他明白了其中的不妥。
第二:贾宝玉生日那天,妙玉送给他的帖子。
贾宝玉生日时,妙玉虽然并未亲自前来,但却特意下了帖子,让婆子带到了怡红院。宝玉是在第二天早上发现的。晴雯忙启砚拿了出来,却是一张字帖儿,递与宝玉看时,原来是一张粉笺子,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
宝玉生日,妙玉送来帖子,这并无不妥,但关键在于,这个帖子的颜色。是粉色信笺。这样的颜色,无疑体现出了妙玉的少女情怀,体现出了她对宝玉不同寻常的好感。
那么,在宝玉身上,究竟有哪些优点?而使得妙玉对他如此的青睐呢?
长期居住在栊翠庵的妙玉,同贾宝玉并无交集。他们之间的初次见面,只是在刘老老进大观园这一回。所以,对于这个答案,我们只能从这一节中寻找。在宝钗、黛玉、宝玉与妙玉的短暂相处中,有三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
其一:妙玉用自己的茶杯为宝玉倒茶。
作为出家人,又是一个女子。我们可以将妙玉的这一举动,看成是她对宝玉的考验。试想,若宝玉如那些酒色之徒一样,他自然会欣然喝下妙玉的这杯茶,不仅会喝,还会浮想联翩。而宝玉委婉的拒绝,则证明了他是一个正人君子,至少,并非如那些酒色之徒一般。
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她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是了。”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妙玉如此说,同样是出于对他的考验。毕竟,作为出家之人,又是一个女子,她的房间,是不允许男人进入的。试想,若宝玉说出他日还来品尝这样的话,其形象又如何呢?可见,通过这两点,在妙玉面前,宝玉是一个懂规矩、知礼仪的正派形象。
其二:宝玉为刘姥姥求茶杯。
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她嫌脏不要了。妙玉为贾母倒茶,因为刘姥姥喝过,因此,她连茶杯都不愿留下。特意让下人放到门外。
我们从她为黛玉、宝钗二人倒茶所用的茶杯来看,不难猜测,她为贾母倒茶所用的茶杯,另非凡品。就如宝玉拒绝她用平日自己所用的茶杯为他倒茶时,她所说的: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这样的茶杯,对刘姥姥这一个穷人而言,无疑是一笔财富。但更关键的是,贾宝玉作为荣国府的宝二爷,这样一个富家公子,竟然能为这样的姥姥讨要茶杯?毫无疑问,宝玉的言行,体现出了,他对穷人的同情和怜悯之心。
其三:宝玉让人为妙玉冲洗刘姥姥走过的地方。
在他们三人离开的时候,宝玉同妙玉还说了一件事:
宝玉接了,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为何不要刘姥姥喝过的茶杯?那是因为她本身洁癖的性格所致。正如作者为其设定的“过洁世同嫌”。林黛玉在妙玉这喝茶,因为问起茶水一事,被妙玉奚落,所以吃过了茶后,便邀着宝钗离开。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淳,如何吃得。”黛玉知她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
卢雪庵众人联诗时,宝玉再一次落第,李纨因为喜欢栊翠庵中的梅花,但又讨厌妙玉的为人。所以特意罚宝玉去讨要了。从黛玉到李纨,我们显然看出了,在贾府之中,妙玉的人缘非常差;但是,我们从宝玉对她的态度上,却看出了他对妙玉难能可贵的尊重和欣赏。
因为刘姥姥喝过的杯子,她选择不要了,这一种过洁,在正常人心中,多少会有不快;但宝玉,却是例外,离别之时,他会特意想到让小厮提水来为她冲刚才刘姥姥走过的地方,这一种对妙玉性情的尊重,或许是妙玉对他青睐的主要原因。
正如,像李纨这样的老实人,都讨厌妙玉的为人;但在宝玉心中,妙玉却是一个有个性的女子:岫烟笑道:“我找妙玉说话。”宝玉听了诧异,说道:“她为人孤癖,不合时宜,万人不入她目。原来她推重姐姐,竟知姐姐不是我们一流的俗人。”
由此可知,让妙玉欣赏宝玉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宝玉的正直,二是在宝玉的心中,有一份对穷人的善良和怜悯之心。但显然,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在于宝玉对她本身的尊敬。妙玉因病无法同世人生活在一起,所以一直与世隔绝,带发修行。长期的独处,必然会导致交际能力的缺失,她与人说话孤傲的态度也是有情可原的。
妙玉曾说,侯门必以势压人,但在宝玉身上,却并非如此。他甚至,连想要妙玉不要的杯子时,都会特意询问她。这一种尊重,这一种平等,让妙玉看到了宝玉身上所具有的真正的“众生平等”,而这,正是她最渴望遇见的!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