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秋分节气的由来与秋分节气的气候变化

秋分节气的由来与秋分节气的气候变化

日期:2023-03-09 编辑:小智 来源:网络

秋分

一、秋分节气的时间:

每年9月22日至24日,2016年秋分为9月22日22:21:05。

二、秋分节气的由来,秋分节气的气候变化,以及秋分节气的介绍: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

秋分“一半”的意思是“一半”。据中国古书《春秋满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记载:“秋分时,阴阳半对,故昼夜既冷又热。”“秋分”的意思有两个: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经度180度,直接打在地球赤道上,所以一天平均分为24小时和12小时;世界上没有极端的昼夜现象。秋分后,北极附近的极夜范围和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逐渐增大。第二,按照中国古代始于立春、长夏、立秋、立冬的季节划分方法,秋分在秋的90天之中,平分秋色。

中国古代把秋分分为三个时期:“打雷始,声止;二是待虫空白户;三个等着水干了。”古人认为打雷是因为杨琪的繁荣,秋分后,殷琦开始繁荣,所以停止打雷。

气象学家说,按照农历,“立秋”是立秋,“初霜”是秋末,“秋分”正好是立秋到初霜90天的一半。从秋分当天开始,气候主要呈现三个特点:直射阳光的位置继续从赤道向南半球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直到冬至达到夜最长昼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增大,范围将高于10℃。气温一天天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进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正好相反。

秋季,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广大地区相继进入秋季,日平均气温下降到22℃以下。北方的冷空气团开始有了一定的影响。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明媚阳光。秋高气爽,桂花香,蟹肥菊黄,秋分是一个美丽宜人的季节。它也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节气。秋分过后,太阳的直射位置向南半球移动,北半球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越来越多,降温速度明显加快。农民谚语说:“每年秋雨都冷”,“白露分秋夜,一夜寒”。“八月雁门一开,雁将霜降于脚下。”东北地区气温下降早,秋分出现霜冻也就不足为奇了。

秋天的急速降温,让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格外紧张。秋分,棉铃和烟叶由绿变黄,是收获的好时机。华北地区已经播种了冬小麦,长江流域和南方广大地区正忙着收割晚稻,翻耕土地进行油菜播种。干旱少雨或秋季连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运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造成农作物倒伏、霉变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三秋”很忙。“早”字是最重要的。秋粮适时收获,可以避免早霜、连阴雨的危害,冬粮适时播种,可以充分利用冬前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明年高产奠定基础。“秋分没到,割下来喂老牛。”南方双季稻抽穗开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前期低温多雨造成的“秋分寒”天气是双季稻开花结果晚的主要威胁,必须做好预报防御工作。

三、秋分节气习俗:

秋分曾经是祭祀月亮的传统节日。古代有“春祭日,秋祭月”的说法。现在的中秋节来源于传统的“祭月节”。据考证,第一个祭月节定在秋分。然而,因为每年农历八月的这一天不同,所以并不总是有满月。没有月亮而牺牲月亮是一种极大的失望。因此,后来,祭月节由“秋分”改为中秋节。

在秋分那天,中国许多地方的农村都有煮饺子的习俗。除了自己吃,还煮了二三十个没心没肺的饺子,地里插着细竹签。这是“戳雀的嘴”,意思是雀不应该破坏庄稼。

在秋分时节,中国许多地区都举行民间“立蛋”活动。

很多地方在秋分时节吃一种叫“苋菜”的野菜,有的地方还叫它“秋蒿”。秋分到了,全家人都去摘秋菜。收集到的秋菜通常和鱼片一起“煮”,炖出来的汤叫“秋汤”。有句顺口溜说:“秋汤脏,肝肠洗。老少皆宜,安全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的原创版权受到任何侵犯,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有关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的所有内容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欢迎广大小伙伴们关注故宫历史网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5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