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正月初四过春节的原因是什么
很多人不知道莆田的春节,然后用古宫历史网小编来欣赏。
前不久,因为工作的原因,认识了一个福建莆田的朋友。当我们讨论福建和重庆的不同习俗时,我们提到了春节的文化习俗。他无意中说,他们在莆田过春节是正月初四,不是正月初一。
所有中国人都在正月初一庆祝春节,而福建莆田在正月初四庆祝春节。开什么玩笑。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我朋友说的是真的。福建莆田确实在正月初四过春节,这个习俗背后有一个悲伤的故事。
莆田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历史文化名城,古称兴化。莆田人文历史悠久,素有“海滨邹鲁”和“文学名邦”之称。从唐朝到清朝,莆田共有士人2482人,状元21人,宰相17人。莆田经济活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地方。
明朝时期,日本海盗频繁入侵中国东南沿海。他们烧杀抢掠,作恶多端,给东南沿海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莆田也是日本海盗经常袭击的重灾区之一。
据《莆田县志》记载,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冬,日本侵略者以两种方式进攻福建沿海地区。其中一艘从广东省南澳(今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登陆,侵入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
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正当莆田人沉浸在准备春节的欢乐气氛中时,一群日本侵略者突然袭击了城门。由于明朝守军薄弱,防备不足,日军很快攻占了莆田城。
在莆田市,敌人一上手就会杀光所有人,抢人。莆田抗战期间,3万多人死亡,无数人受伤。一时之间,莆田成了“人间地狱”,尸横遍野,家家户户哀痛不已。为了逃避这场巨大的灾难,莆田人根本没有心思过春节。他们背井离乡,逃离城市,躲进山里。
倭寇在莆田肆虐了20多天,城内的人都跑光了,只剩下一个空城,再加上尸横遍野。尸体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敌人只好撤出莆田城,前往平海圩(今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以平海圩为据点,到处骚扰百姓。
这时,明军在哪里?当时,在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御史胡宗宪的指挥下,抗日名将戚继光率领精兵从浙江赶来。在余、谭纶的配合下,一举收复平海圩,斩首二千余人,并推回莆田城。
战斗结束了。被迫逃离莆田的人们,在听到戚继光的军队收复莆田城的消息后,纷纷返回家乡。这时,已经是二月初二了。他们一边忍住心中巨大的悲痛,一边掩埋亲友的尸体,处理善后事宜;一边清理破房子,一边重建家园。逝者已逝,未来还很遥远。他们决定在二月的第四天再过一个元旦。一方面意味着化悲痛为力量;另一方面,意味着欢迎和安慰齐家的军队。
此后,莆田老百姓逐渐形成了每年农历三十辞旧岁,二月初四迎新年的习俗。12月30日叫“小年”,2月4日叫“大年”,然而这样,春节就要拖一个多月。同时2月气温回升,农忙。如果春节在二月庆祝,它将与农业冲突。因此,莆田人会在2月的第四天变老,并将日期改为正月的第四天。
戚继光的军队收复失地的日子不同,使得莆田的春节有不同的日期。莆田是正月初四,莆田下的仙游县是大年初五。显然,仙游县比莆田恢复得晚。
我们知道,在中国很多地方,结婚的女儿会在正月初二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拜年。为了缅怀被倭寇残害的亲友,莆田人将正月初二定为“忌日”。每个人每次预约都呆在家里。他们不互相拜访,也不走亲访友,以免给别人带来厄运。这也是莆田独特的地方。
当然,现在莆田的年轻人就是喜欢正月初二出去聚会,因为街上人少,正好适合出去活动。
莆田的春联也不同于其他地方。
众所周知,春联的颜色是鲜红的,象征着富贵,家家户户都必须遵守,否则会被怀疑是不吉利的。正如诗中所说:“家家户户贴春联;辞旧迎新,时针轮总在前行。”
然而,莆田、仙游等地的春联会在红纸上留下一张10厘米左右的白纸,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悼。这种春联叫“白春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的原创版权受到任何侵犯,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有关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的所有内容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欢迎广大小伙伴们关注古宫历史网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