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俗语:"二百五"的来历是怎样的,二百五有什么典故

俗语:"二百五"的来历是怎样的,二百五有什么典故

日期:2023-03-22 编辑:小智 来源:网络

“250”是怎么来的?关于“250”的历史典故!古宫历史网小编为您提供了详细的相关内容。

俗语:"二百五"的来历是怎样的,二百五有什么典故

中国人经常把傻瓜或者说话不认真,做事认真,做事随便,出洋相的人称为“250”。但是你知道它的起源吗?下面列出了它:

出自战国故事

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军事家。他说服齐、楚、燕、赵、魏、韩国联合起来,结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得到了列强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之玺”。

当苏秦在齐国积极工作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刺客。苏秦胸部被刺,当晚死亡。听到这个消息,齐国非常生气,立即下令逮捕凶手。但是刺客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了。我们能在哪里抓住他?王玲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砍下苏秦的头,鞭打他的身体,使他满脸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挂在城门口,贴了一张黄单子,上面写着:“苏秦是大内奸,该死。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所幸今日有义士为民除害,令人欣慰。王命赏千两黄金,请义人领赏。”

这个名单一出,就有人上钩了。没想到,来领赏的有四个人,他们都一口咬定是苏秦杀了自己。于是士兵们邀请他们去见齐王。齐王看见他们四个人,咬牙切齿。但他还是一本正经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分?”这四个人并不知道自己被骗了,但是他们高兴极了,立刻回答道:“很简单,1000÷4=250,每人250。”

王一听说他们还在高高兴兴地想着赏金的事,大怒:“把这四个250放出来,砍头!”这四个人成了替罪羊,被杀了。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已逃回秦国了。从此民间就有了“250”的说法,常用来形容愚人、傻子以及被金钱和情欲迷惑的人,而这个版本也是流传最广的“250”的故事。

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读书人,为了名利,苦读了大半辈子,却依然没有得奖的希望,连儿子都没有出生。到了晚年,这位老学者终于对名利失去了希望,但他却乐在其中。秀才回忆起自己一生的成败,不禁感慨良多,于是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一个叫“成功”,一个叫“失败”。从此,秀才在家闭班,过着幸福的生活。

一天,秀才对妻子说:“我要去市场逛逛。你在家催你二儿子写,大的写三百,小的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后,问二儿子在家怎么好好学习,妻子回答:“我写了,但是不够,不及格绰绰有余。平均下来,两个人都是250!”

起源于唐朝的官方名称

唐朝都城长安的京赵胤(类似今天的北京市长)很有权势,他出巡时有一支庞大的仪仗队伍。前面开道的小吏原来是一员,官名叫“饮伍佰”。他开道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根长杆驱赶路人。后来又加了伍佰为二员,但长安人不叫他们二伍佰,而是说叫伍佰,所以大家都叫250。因为他们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根长杆,所以也被称为“二梗”。于是《二百五》《二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今天,“二百五”“二梗”是鲁莽、粗鲁、无礼之人的代名词。

源自退牌九

说是出自《推排九》。牌九是一种古老的赌博工具,其中有两张牌,“板儿”(四分)和“吴耀”(六分)。这两张牌加在一起是十分,推九张牌的时候叫“死十”。“死十”是牌九中最小的点,大家都比它大,它吃不了任何牌,所以扑克游戏中的赌客用“二板五”的缩写来形容什么都不会的无用之人。久而久之,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音变,“两板五”变成了“二百五”,其含义也变成了对那种自以为聪明,不靠谱,没脑子的讽刺。

源于古人的赚钱习惯。

在古代,银分为两部分。一般520元是“一封信”,用纸包着,有点像我们现在喜欢把硬币包在包里。五百二十是“一信”,二百五十二是“半信”。因为“半疯”和“半疯”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把疯子叫做“250”。

源于“半吊子”理论

这还是钱的问题。古钱币的外圆中间有一个方孔,所以古钱币也被称为“孔方兄弟”。为了方便携带,古人用绳子把钱从洞里串起来。一千块一致,后来叫串串。在清朝,一根弦也叫吊。《红楼梦》里,凤姐说袭人每月的银子是2两,晴雯等丫鬟每月的钱是挂钱。一千块钱叫吊带,一块钱也叫大儿子,五百块钱是半吊带。半甩不够一甩,比喻想的不够。“半挂半挂”是“250”的意思,也就是250个文达字。现在很多地方也有“半吊子”这个词。

其他声明

从前,有一个傻瓜,他的家族没落了。有一天,他去卖一件传家宝,宝上写着“卖金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跟他讲价,他只给他250,250两他要250两,于是他得到了250两黄金。很多人笑他少了八两,一个傻子。从那以后,人们把做事糊涂的人叫做250。

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伍佰的歌,但根本学不会。还有人说他最多500的一半。

山东枣庄、微山、江苏徐州的方言,“半熟(读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这里把说话不认真、做事随便、出洋相的傻子或人称为“半熟”(读作“半浮”)。

综上所述,“250”的由来真的是五花八门。然而,“250”并不是一个很老的词。《尔雅》、《说文》、《康熙字典》就不用说了,连《辞源》、《辞海》都找不到。只有《现代汉语词典》有词条,但不注明出处,只建议“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曲《司马相如题跋桥》:“如今那街上的普通人,读几本书,嚼几个字,人们就叫他半瓶醋。”什么是“半瓶醋”,即“一瓶不满,半瓶晃荡”,比喻有点见识后在好人面前炫耀,也称“半个傻逼”。

在更早的文字记载中,清代吴《二十年见证之怪态》(1903 -1905年出版)第八十三章:“原来他是江南才子,捐了一个同道250元在外鬼混。“这也和‘钱’有关。因此,从分析的角度来看,“250”一词很可能产生于清末民初。至于“业余”,可能还要更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的原创版权受到任何侵犯,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有关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的所有内容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欢迎广大小伙伴们关注古宫历史网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5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