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游说》为何没人重视,襄王内心有何不一样的想法
孟子游说各国为什么没人再用?王祥的内心想法是什么?接下来,古宫历史网小编将为您解释。
衣履出版社:孟夫子,雅圣,在儒家,是仅次于孔子的第二大玩家。这位老先生身体很好,活到84岁,余生都在和别人争论,向各国国王推销治国理念。应该说他还是很得力的。虽然最后没有得到一份全职的工作,但是他却是有口皆碑的,绝对位列战国三强。佟健介绍了两个孟夫子论政治的故事。
孟建·魏惠王
前336年,孟子36岁,到处兜售他的治国方略。我有机会见到魏惠王。
汪卉问,先生,你并不太远。你已经走了几千英里。你有什么对我们国家有利的建议吗?
孟子说,切,为什么总讲利益?我追求的只是正义。你说什么对我们国家好,官员说什么对我们家好,平民说什么对我个人好,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国家就会有危险。追求仁义不是这样的。没有一个有爱心的人会忘记他的亲人,也没有一个有道德的人会忘记他的君主。
汪卉说,你说得对。
路易说:“我突然觉得孟子是在和死亡说话。汪卉别无选择,只能说,你是对的,但请你离开。”孟子的话永远是大,空和对的,但永远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权势不能抑”,“生是我所欲,义是我所欲,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亦善基准”,孟子说了很多。但是,在治理国家和国家竞争中,从来不能只讲仁义,不讲利益。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打仗不是为了仁义,而是为了财力、军力、综合实力。
在儒家思想中,义利似乎总是无法统一。孟子极端到连“利”字都不允许别人提。但亚圣以圣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恐怕没人会买他的账。历史上似乎只有墨家实行过义无反顾。但是墨家二代以后,墨家的“原教旨主义”就消失了。因为,即使是底层的人,也不可能长期和墨子过着“乞丐加苦行僧”的生活。其实并没有利益基础的意思,只是一个伪命题。如果不承认这一点,再大的名号,再好的说法,也不过是空空谈家而已。
参见孟子·魏襄王。
319年前,孟子遇到了魏襄王(惠王之子,今年去世),出来后告诉别人,他长得一点也不像王,得不到尊重。他一直在那里发呆,突然问,怎么才能得到安宁?我说,等世界统一了再说。他又问,谁能统一?我说,不喜欢杀人的人可以。他又问,谁愿意让他统一?我说,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愿意。你知道田里的秧苗吗?如果7月份发生严重干旱,幼苗肯定会枯萎。然而,当天空逐渐被乌云覆盖,下了足够的雨,幼苗又会变绿,充满活力。这种情况下,谁能阻止?
路易说:到今年,亚圣已经53岁了,说话还是跑调。王祥今年刚刚继承王位。在之前的几十年里,战争不断。魏既被人欺负,又被人欺负。国家疲惫不堪,军队损失惨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今年是第一个319年。下面简单列举一下近十年来与魏有关的战争:
前330年,秦国攻打魏国,包围交城(河南省陕县西)、曲沃(河南省灵宝市东北)。魏把少梁(陕西省韩城市西南)和河西(陕西省黄河以西)割让给秦国。
前329年,秦国攻魏,渡过黄河,占领汾阴(山西省万荣县西南荣和镇)、邳氏(山西省河津市),攻取交城(河南省陕西县西)。
前328年,秦国攻打魏国,攻占濮阳(山西隰县)。
前324年,秦国攻打魏国,占领陕西(陕西为交城)。
前322年,秦国攻魏,占领曲沃(山西省闻喜县)、平洲(山西省介休市西)。
自从有记忆以来,魏国几乎每隔两三年甚至一两年就要被秦国打一次,随之而来的就是割让土地赔偿和无尽的屈辱。王祥今年刚刚继承王位。面对虎狼之国的秦国,还得防备韩、赵、齐谁在背后捅刀子,如何稳定国家,如何对抗暴虐的秦王朝,如何谋求和平。这些问题估计每天都在折磨着王祥,所以孟子见他“总是发呆”。王祥不想再打仗,希望和平,就问亚圣:“怎样才能得到和平?”孟子老人的回答好混乱,我不知道我想表达什么。“等到天下统一”。那么,为什么要等呢?谁来统一?他回答“不喜欢杀人的人可以”。请问,谁不喜欢杀人?搞笑的是,一百年后,天下将统一,统一天下的人叫秦始皇。我真的不能假设他是一个不喜欢杀人的人。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孔孟所提倡的东西,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得人心,而在西汉却被奉为圭臬。原因可能是世界变了,世界统一了,人不需要有更多的思想。对于统治者来说,这一套东西是惩罚民心的最好办法。春秋战国时期,“有饭吃”“能打仗”是硬道理,在诸侯之间说硬话,做硬事,儒家仁义一毛钱不值。那时候是法家的天下。秦,隗,韩沈步海,楚吴起...但是没有一个国家会用儒家思想。孟子没有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重用,这或许是孟子的福气。否则可能会留下无数的笑话,他能不能晋升“亚圣”还很难说。
佟健没有描述魏襄王听了孟子对政治的评论后的态度。我私下猜想,恐怕王祥终于笑了。面对孟,他只能像父亲一样无言以对。他不能利用老人,也不能杀死老人。恐怕这是王祥当时内心的想法,来招待这个送别的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的原创版权受到任何侵犯,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有关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的所有内容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欢迎广大小伙伴们关注古宫历史网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