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文化:极具草原特色的蒙古婚俗文化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蒙古族文化:极具草原特色的蒙古婚俗文化这一内容。
蒙古族的婚纱充分展示了这个民族的所有独特风格。在婚宴上,每个人都会唱歌跳舞。由于分布广泛,各地的婚俗也有一些异同。那么,你了解蒙古草原婚俗吗?
接下来,让我们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寻找答案吧!
蒙古族婚俗简介
蒙古族的婚姻大多是一夫一妻制,有不娶同姓的习俗。以前结婚多是父母包办,一般都给彩礼和嫁妆。解放前,王公、贵族、牧师、地主也有一夫多妻的习俗。在一些地区,仍然有姐夫、姻亲、名义夫妻、姐妹嫁两兄弟等习俗。
蒙古族婚礼要经过媒人牵线、相亲、订婚、婚礼、婚宴、迎亲、送行、拜堂大妈仪式、结婚等复杂的程序。如果小伙子暗恋一个姑娘,在订婚前,要让媒人带一条白毛巾,上面放着白糖、茶叶等象征和谐甜蜜的物品,然后再去给她牵线。如果女方接受,婚姻可以进行。然后男方父母和我会用哈达、奶酒、糖果等礼物求婚。,一般要好几次才能订婚。女方为了婚礼接受订婚后,男方会送女方三倍的酒。如果女方接受并喝完三次酒,婚姻就确定了。临近婚期,男方会再送女方一份礼物。女方热情款待送礼者,双方饮酒、唱歌、互贺。
蒙古族婚姻习俗的特点
蒙古族传统婚礼是一部完整的有情节有故事的套曲。它不仅是一部诗剧,更是一部历史故事和传奇。由于蒙古族分布广泛,各地婚俗的形式各不相同,但都非常隆重热闹。在中国东部,新娘乘坐豪华轿车,在门口唱歌,在洞房门口致悼词和问候。更刺激的是,你在给送行的客人送行时,还会抓住新郎的帽子,以此来考验双方的机智、勇气和骑行速度。
这既保留了传统习俗,又显示了农业地区的特色。在西部牧区,新娘骑着马,整个婚礼充满了田园特色。在西部牧区的婚礼中,鄂尔多斯婚礼是最热闹的一个,完整地保留了传统习俗。结婚那天,双方的亲戚朋友都穿着他们最好的衣服聚集在家里。婚礼队伍由新郎、婚礼家庭和伴郎组成。新郎的亲朋好友背着弓箭,在门口唱着歌,为迎亲队伍送行。新郎一行来到女方家,要绕蒙古包一圈才下马。这时,伴娘用毛毡拦住了新郎的队伍,开始唱歌。伴娘要问男方很多问题,男方家人要流利回答。
在去婚礼的路上,按照习俗,彼此都想先到家,男女双方互相追逐取乐。有时候,新娘的亲戚会抢走新郎的帽子,在鞭子上挑,或者扔在地上。新郎别无选择,只能下马摘帽,浪费时间。有时候,聪明的男人有办法,在新郎家不远处设宴招待亲戚,但女方不肯,只好下马喝酒,男方趁机先到家。一路到马奔腾,你追我赶,气氛热烈。
一般婚礼的时候人们都是拜天地的,蒙古人不,他们是拜火的。到达新娘家后,新郎新娘会先举行拜火礼。新郎新娘要经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的洗礼,让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幸福生活,白头偕老。
蒙古族的婚俗有草原特色,比如结婚过程中的抢帽,新郎新娘一路上飞奔,互相追逐,闹得很不愉快。而且也说明蒙古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草原文化和蒙古族文化。
以上是本文关于蒙古族文化:极具草原特色的蒙古婚俗文化的所有内容了。如果你对历史人物感兴趣,还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历史相关内容的话,我们强烈推荐你关注我们古宫历史网。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