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传统节日"三月三"都有哪些习俗活动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历史上未曾中断过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布依族传统节日"三月三"都有哪些习俗活动的相关内容。
大家一定听说过布依族的“三月三”节。三月三也是布依族很常见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布依族人会杀猪祭祀灶神、山神等。当然,他们也会在村里吃三四天糯米饭和各种互不交流的风俗文化。那么,你了解三月三号吗?
接下来,我们就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看吧!
三月三节的来源和活动因生活地区而异。贵阳市乌当区新城乡布依族也称“三月三”为“祭蚕”,俗称“蚕社”。传说古时候有个农夫,发现每年春播后都有很多地蚕咬死秧苗。经过反复观察,他认为地蚕是天神放在人间的“天马”。为了防止幼小的穆遭受虫害,他用了许多方法,但都不起作用。后来他在春播的时候炒爆米花喂蚕,保苗。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远处的布依族。
从此,这一带的布依族人,为了保护庄稼,争取丰收,每年的初三,不用沙裹禾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到附近的山坡上,祭祀“神和地蚕”,祈求神的保佑,让地蚕不咬田里的稻苗,五谷丰登。节日过后,人们沿着田边的土坎边走边唱着民歌,把玉米花撒向田野。认为供奉地蚕可以迷惑它们,封住它们的嘴,使田里的秧苗免受虫害。后来,3月3日被定为“宋节”。
贵州省安龙县的一些布依族人说,3月3日是影子山神的生日。
为了防止山神放出蝗虫危害庄稼,保证农业丰收,扫村祭祀山神的旧俗。“三月三”这天,人们到村山的祭坛上摆好公鸡、刀等供品,杀一条狗,在寨子出入口的纸旗、纸马、石头上洒上鲜血。然后“老魔头”等人扛着被狗血淋透的纸旗,纸马到各家去扫妖魔鬼怪。每个大门口都要设一个板凳,一个“水碗”装清水,一个碗装碎石。“老妖怪”在大门口诅咒了“魔经”,做了一些“农卦”,然后把碎石和石头撒进屋里,把水碗里的水溅得到处都是,把门前的板凳掀翻,把水碗扣起来,意思是要把妖怪扫走。最后放一面沾了狗血的纸旗,上面放一匹纸马,去他家祭扫。所有村民祭扫完毕后,“老妖王”走向神坛,在诸神面前压制被祭扫的妖怪。然后,村里所有的男人在祭坛上吃晚餐,这被称为“与神共进晚餐”。
这个县的沃德镇把“三月三”称为“抓茅山树”,也称为“茅山树歌会”,持续三天,吸引了数万人。云南罗平巴达河布依族的三月三,是青年男女欢唱对歌的节日。这一天,男女老少来到河边,听年轻人唱山歌,看孩子们划竹筏、打水枪的比赛。也有人给孩子做糯米饭,分给边上和村里;还有的把鸡蛋和各种食物放在小布口袋里,供玩耍和参加比赛的青少年使用。在这三天里,罗平牛街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将举行盛大的游山玩水活动,唱唱歌,交交朋友。
虽然布依族的三月三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和传说,但大家都在同一天庆祝节日,这是文化传承的一种表现,也是布依族文化的主要表现。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详细阐述了有关布依族传统节日"三月三"都有哪些习俗活动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对历史相关事件充满了好奇心,并且想要深入了解更多内容,我们极力推荐你浏览我们的古宫历史网,我们会定期推出各种历史类文章,涵盖了不同领域。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