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周秉义为什么让郝冬梅改嫁
周秉义胃穿孔进了医院,郝冬梅去看他,周秉义先是责怪助理的自作主张,继而高兴地说商贸城的项目,饭桌上都谈好了。郝冬梅动了气,高声质问他:“周秉义,你能不能为自己的身体考虑考虑,你如果手术再晚一点,你连命都没了。”
这对相识于微时,相守于经年,跨越门第之差,历经岁月洗礼,不离不弃的夫妻,走到中年却有了不一样的追求。于妻子郝冬梅而言,她只希望丈夫好好的。而周秉义的心里,装着工作,他是一个为大家舍小家的人。
他们一个是副省长的女儿,一个是“光字片”建筑工人的儿子,两家的差距本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郝冬梅的主动,让他们有了可能。“上山下乡”时期,周秉义的守护,让郝冬梅感受到了这个男人的深情。
他们夫妻看似情深,更多的时候,他们更像搭伙过日子的夫妻,一个温文尔雅,一个善解人意,日子过得细水长流,没有一丝波澜。
周秉义是五月份去世的,同年九月下旬,郝冬梅给周蓉发了条短信,说自己将在“十一”当日结婚,希望周蓉做伴娘。
在婚礼结束后,郝冬梅情不自禁地拥抱了周蓉,低声对她说:
“我是为你哥做出这种决定的。他临终时,要求我答应他这么做,当然,我自己需要重新找到归宿。”
周秉义临终前都在为妻子谋划,他担心妻子步入老年,膝下无子,若再为自己守着,形单影离,那就太苦了。
但是在这场婚姻中,他最不懂的就是郝冬梅的委屈。
“为婆家和亲妈撕破脸”,郝冬梅挨了一记耳光
郝冬梅是郝副省长的女儿,母亲金月姬是离退休副部级干部,位高权重,他们住的是高干小区,作为家中独女,称得上真正的高门贵女,但是郝冬梅是一个善良识大体的姑娘,高门低就,却从没有自恃身份在周家人面前摆过谱。
郝冬梅甚至对丈夫充满歉意,自己在农场干活时掉入过冰窟窿,身体受了伤害,失去了生育能力。
郝冬梅也曾经因为自己是“走资派”的女儿,而想疏远周秉义,但是周秉义却坚持要娶她为妻,什么事业前途都不要,这点让郝冬梅感动了。
两人婚后住在郝家,冬梅妈妈对人的基本要求是:“有分寸,有眼色。”郝家父母害怕周秉义身边的人盯上他们手中的权利,而刻意疏远。
蔡晓光上学的事情,让郝父郝母大为火光,觉得女婿是不懂分寸之人,周秉义也因此懊恼了很长一段时间:女儿对象的妹妹的同学都求到家里来办事了,这实在是说不过去的。
后来,郝冬梅跟着周秉义回周家过年,她很是开心,非常想融入这个大家庭,她积极张罗两家父母的见面。但是因为郝父的突然入院,打乱了计划。秘书把周志刚送给亲家的两罐茶叶,又原路送回了周家。
郝冬梅看着周家桌上被送回的茶叶还想解释什么,但是周秉义却制止了她,好修养的周秉义觉得这样的解释根本没有用,只是给自己和对方找难堪。周家和郝家的差距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郝冬梅回家指责父母没有用心,跟母亲大吵了一架,此时的周秉义,躺在卧室看书,好像外面的一切跟他没有关系一样。
因为言辞激烈,她被母亲打了一记耳光。此时的郝冬梅,是为难的,是委屈的。
她小心翼翼地问过周秉义,为什么周父不像对待郑娟那样跟她讲话。那时的郑娟勤劳善良,全心全意地铺在周家,又是照顾周母的大功臣,自然深得周父喜欢。
对于郝冬梅,周父应该是满意的,但是两家的差距确实摆在那里,他们小夫妻又没有跟大家一起住过,自然,周家对这个大儿媳,是客气中透着疏远的。
郝家父母作为革命第一代,他们有原则,有主见,更有自己的想法,自然,他们不会因为女儿的几句话,就改变自己的立场。郝冬梅和周秉义这门亲事,一开始郝母就是不满意的。
因此,直到周父周母过世,亲家之间都没有见上一面,这也成了周父直到去世前都无法放下的心结。而郝母,在临终前主动去帮周秉昆争取减刑,都说明了她对亲家的愧疚。
作为大工贼周秉义的老婆,郝冬梅被人打了一巴掌
在特殊年代的婚姻关系,还使周家第二代人中岀现了一位在中纪委任职的干部——若说周秉义的仕途与冬梅妈妈的推荐毫不搭界,那也不算实事求是。
周秉义在冬梅妈妈的帮助下,一步步提干,最后做了吉春市的副市长,但是对于丈夫的升迁,郝冬梅并没有享受到什么便利,得来的,只是两地分居,聚少离多,甚至别人的误伤。
冬梅回家,在饭桌上跟母亲置气,她跟母亲说,她宁愿丈夫在省委搞搞理论研究挺好的。自从周秉义去了军工厂,她就成了著名大工贼周秉义的老婆。
郝冬梅掉了眼泪,郝母劝她:“冬梅啊,人这一辈子,谁都得受委屈,只是这委屈有大有小,只是在我眼里,现在周秉义的委屈比你大的多啊,咱们帮不上他忙,也不能添乱啊。”
在郝母的眼中,女婿干的才是大事,正事,女儿这点委屈比不上什么。有一个这样的丈夫和这样的母亲,儿女情长在事业面前,是不值得一提的。
我想郝冬梅宁愿要的,是一个下了班回来,对她能够嘘寒问暖的丈夫;而不是一个常年在外,两地分居的副市长。
无论是作为周家儿媳,还是作为秉义妻子,郝冬梅做的已经足够好了,周家搬家,郝冬梅帮着收拾院子。郑娟去美国接楠楠,也是郝冬梅陪着的。冯玥不愿意跟周蓉回家住,冬梅把她接回自己家,跟自家妈妈作伴……相比,周秉义替郝冬梅做的,太少太少。
周父去世,周秉义对郝冬梅说的话,让人觉得真不值。冬梅问他,要不要让郝母来一趟,周秉义冷漠的说不用了,又交代冬梅:你去上班,也不用来告别仪式了。作为周家大儿媳,无论工作在忙,这种场合还是应该来的。但是周秉义已经说了,冬梅也只能照办。
在周秉义心里,只有大义,只有大家,从来没有小家,对自己的父母是这样,对冬梅,也是这样。而冬梅对他,更多的是言听计从。
周秉义病逝,郝冬梅匆匆改嫁
周秉义对郝冬梅的爱,坚守了一生,但是他爱的很平淡,爱的很有修养。
周秉义临终前,握着妻子郝冬梅的手对妹妹和弟弟说:
“周蓉,秉昆,咱爸咱妈的三个儿女,此生最大的幸运就是都和好男人好女人结合为伴侣了,这是仅次于父母之恩的夫妻恩爱。你俩对晓光和郑娟,以后要有感恩之心。”
是的,他对妻子是充满感激的,以至于在临终前还在为她做打算。一直以来,周秉义说什么,妻子郝冬梅就会做什么。
郝冬梅的第二任丈夫也是“红二代”,快七十岁了——她那些侨居国外的朋友为他俩牵的线,搭的桥。他早已持有美国绿卡,起初是国内国外两边跑着经商,后来跑累了,就由儿子接班来干。朋友对冬梅说,父子俩的生意做得挺大,都是出国越久年岁越大越爱国的华侨。
对于郝冬梅的再婚,周蓉是祝福的,她说:“好女人不可以长期寡居。“
再婚后的郝冬梅略微胖了些,气色很好。她到韩国做了整容,小手术恢复得快,感觉一下子年轻了五六岁,一脸重新找到归宿的满足。
郝冬梅的改嫁,不是一种薄凉,而是对周秉义的一种成全,也是对周秉义临终前的承诺。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