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影视文化 > 《尚食》过年为什么要抛木棍

《尚食》过年为什么要抛木棍

日期:2022-03-04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尚食》因为女主姚子衿是尚食局女官,所以大部分都围绕尚食局美食展开,这部剧给我们展示了不少中华美食,当然剧中还有过节的场景,比如过年、过上元节,在诸多习俗中吃饺子、吃元宵很好理解,但是姚子衿同谋还抛一根红布裹着的木头,这是什么呢?

《尚食》充分为我们展示古人在春节这个节日中的一些民俗活动。比如说在尚食局中,一众庖厨在庭院内一起抛掷的那根“木棍”。这是一根用红布包裹起来的“木棍”。

从《尚食》里一众庖厨抛掷“木棍”时的喜悦程度来看,这样做对她们来说是一件很开心或吉祥的事情。也许很多人在看到这一幕后,都会觉得一头雾水。因为背景中的鞭炮声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春节习俗,可这抛掷“木棍”就从未听说过了。

其实现代人有这样的疑问或不解,也很容易理解。因为除了在一些农村地区,或是古旧的老宅子之外,这根“木棍”都已经不多见了。他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叫“门杠”,就是用来从里面“锁住”院门的一根横木。而尚食局这样一个抛掷门杠的活动,也有一个好听名字叫作“跌千金”。

所谓“跌千金”是在明、清时期的一种特殊习俗,而且基本上只限于皇城大内中的宫人才有此习俗。

在明朝宦官刘若愚所著的《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中有这样的记载:“正月初一五更起,焚香放纸炮,将门环或木杠,于院地上抛掷三度,名曰跌千金。”

在宫中,据刘若愚《明宫史》记载,元旦早晨五更起要焚香放纸炮,并有“跌千金”、“饮椒柏酒”、“吃饺子”等习俗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都被延续下来,并表示会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由此可见,在《尚食》所描写的明朝时期,每当大年除夕的午夜交子之时或第二天的五更之时,便预示着新一年的到来。至此,每个人都要洗漱后进行焚香、燃放爆竹等一系列的活动,接下来才是打开院门“迎年”。

而在开门前,将“锁门”的那根长门杠取下来,向院内地上抛掷三次,以借此祈求新的一年的吉利、顺遂。之后便是大家一起饮“椒柏酒”吃“扁食”的活动了。

这里的椒柏酒其实算是一种药酒,先将适量的“川椒”与“侧柏叶”捣碎之后,再与白酒混合、密封,待浸泡7天以后,过滤掉残渣就成为“椒柏酒”了。而“扁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饺子”,这一称呼取除夕“交子”之意,是到清朝之后才开始使用的。

在三国时称为“月牙馄饨”,南北朝时称为“馄饨”,唐朝时称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朝与明朝才称为“扁食”,到了清朝才有了今天的“饺子”。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5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