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月明》朱棣李景隆用兵谁厉害
《山河月明》的十四集中,魏国公徐达带领主要将领查巡北平布防时,其中就有李景隆和朱棣,徐达更是抛出了如果敌军来袭的话,该如何应战问题,让他们两来回答,他们两也先后给出了各自的见解,也就是这番见解,可以看出他们两人排兵布阵的能力,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会有怎样的结果?
李景隆的回答是固守北平是肯定的,但为了不让敌军卡住咽喉要道,就要死守一关一桥。从李景隆的这一论述来看,他的观点就是要和敌军打一场攻防硬仗,如果真按他的方案排兵布阵的话,这就是一个死板的阵地攻防战打法,明军的战术就太明显了,作为攻方的敌军来说,就是希望打这种没有意外的攻防战,不但主动权在手,而且赢的机会非常大。
我们再看看朱棣的回答:禁闭北平城门是肯定的,但和李景隆想法不同的是让步兵守卫城门,骑兵可以在外游弋,伺机而动。这个战术就非常灵活,内外呼应会让敌军首尾不能兼顾,想要攻城就必须下马,但只要下马了,就给了大明骑兵机会;如果他们想围剿明军的骑兵话,骑兵可以灵活撤退,这就是典型的游击战术。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李景隆的排兵布阵是输给了朱棣的,电视剧中的李景隆虽然夸夸其谈,同时也说明了他不会打仗,他们两个人大谈兵法,也是为李景隆和朱棣后来的对战做铺垫,因为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在真定(今河北正定)大败长兴侯耿炳文之后,建文帝就启用了李景隆,担任大将军征讨燕王。
历史上的李景隆用兵确实不行,更不是朱棣的对手,他们对战了近四年,李景隆把建文帝的家底输了个精光,输到去找朱棣和谈的是他,输到开门投降,迎接燕军入城的还是他,这才有了历史上的“金川门之变”,只能说建文帝所托非人。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